摘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59家便利店樣本企業2023年的經營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涉及110638家門店。從統計結果看,2023年便利店行業呈現回暖趨勢,相較于2022年,2023年便利店行業整體銷售向好,81.4%的便利店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實現增長,16.9%的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出現下降。與此同時,便利店門店數量也在持續增加,2023年樣本便利店企業新開門店13148家,關閉門店4076家,凈增門店9072家。在市場需求穩步增長,行業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便利店行業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帶動便利店門店數量持續增加。
一、定義及分類
便利店是指規模較小,但售賣商品的種類多元、銷售日常生活物資和即食食品的商店,一般選址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如居民區、學校、加油站等區域。傳統的便利店主要有直營型、加盟型、加油站型等形式,其特點是方便快捷、體量小等。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持續發展,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賦能下,便利店的業態類型持續創新,逐漸發展出可進行智能化自動化處理的無人型便利店,作為新興技術結合應用的產物,能夠進一步提升便利店的運維效率。同時在線上電商平臺的大力推動下,也演變出京東便利店、蘇寧小店等自帶互聯網基因的平臺賦能型便利店。多樣化、個性化的門店業態,共同推動便利店行業持續發展。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為提升居民購物便利性,我國多次在政策中提及便利店行業,推動便利店行業發展。2023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企業鞏固和商超、便利店、社區生鮮等傳統渠道的合作,加強大型電商平臺間的產銷對接工作,持續深化生產、流通、銷售等全渠道的業務布局,實現線上線下多種業態的深度融合。相關政策的落地實施,將會穩步推動便利店等線下商鋪,以及電商平臺等線上渠道的協同發展,助力食品銷售渠道的不斷擴展。在銷售渠道的穩步搭建下,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地方特色食品的消費需求,對于便利店行業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助推作用。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積極出臺多項利好政策,大力推動便利店行業發展。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為充分發揮其引領帶頭作用,有關部門緊密圍繞國家和省級層戰略指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細化便民舉措,促進擴大居民消費。2024年1月,雄安新區發布《關于促進雄安新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發展的若干措施》,在便利店方面,政策提出對新區內新開設且滿足條件的便利店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在政策的穩步深化下,將加快推動便利店等產業的發展,有效補齊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設施短板,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三、行業壁壘
1、資金壁壘
開設一家便利店需要支付一系列初始費用,包括店鋪租賃或購買、裝修、設備購置、商品采購以及員工培訓等,在地段繁華或競爭激烈的地區,開設便利店的初始資金十分昂貴。除此之外,便利店還需要充足的現金流來支持日常運營,包括員工工資、租金、水電費、商品補貨以及市場營銷等費用,運營資金對確保店鋪正常運作和應對市場波動至關重要。對于新進入者而言,若沒有充足的現金流作為支撐,則無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
2、供應鏈管理壁壘
在流通領域,產品質量控制能力與供應鏈整合能力對于便利店企業而言至關重要。一方面,產品質量是便利店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要素,便利店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和切實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組建專業的質量控制團隊,以保證產品質量,從而提高品牌的美譽度。另一方面,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便利店企業需要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將產業鏈從采購環節到最終銷售環節的全過程進行系統整合,從而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 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對于新入行的公司來說,建立過硬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和打造符合公司發展規劃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3、品牌壁壘
品牌是在便利店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積累形成的,其形成和發展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對便利店企業而言,品牌是綜合實力的體現。擁有品牌優勢的企業具有更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便利店企業產品質量與服務的保證,是決定其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品牌知名度的形成需要經歷長期的成本投入和經驗積累,先發優勢較為明顯,因此便利店行業新進入者通常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品牌優勢。
四、發展歷程
我國便利店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大致分為起步階段、快速發展階段、轉型升級階段三個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的便利店數量逐漸增多,出現了以美宜佳、紅旗連鎖、全家、7-Eleven等為代表的中國本土便利店品牌和國際連鎖便利店品牌?,F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升級,便利店行業開始進入轉型升級階段,便利店開始涉及其他領域,如快餐、快遞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同時,在數字化技術的持續賦能下,各門店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持續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推動便利店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便利店行業的上游環節主要有商品供應商、技術設備支持、物流配送等。其中食品供應商作為便利店的經營基礎,主要包括食品、飲料、煙草等生產商,以及日用品、文具等品牌商。各類商品的產品質量,對便利店的正常經營和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中國便利店行業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便利店中游則為門店運營環節,包括便利店的選址、裝修商品采購、陳列、庫存管理、運營銷售等環節,各類環節缺一不可。近年來,在數字化技術的持續賦能下,便利店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加速推進智能化轉型升級,為行業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便利店以滿足消費者的便捷購物需求為主,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集中在住宅區、學校、商務區、娛樂場所等高人流量的地區。如在住宅區域內,便利店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務,如食品、飲料、煙草、日用品等,以及各類便民服務,如復印、快遞代收等。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
紅旗連鎖是國內首家以便利食品為主的連鎖超市,成立于2000年,并于2012年9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紅旗連鎖以便利超市為主營業態,業務逐漸延伸到大中型超市和24小時便利店。多年來,紅旗連鎖保持穩健發展勢頭,以“放心、方便、實惠”為經營特色,逐漸發展成為一家以商品+云平臺大數據+社區服務+金融為核心的互聯網現代科技連鎖公司。
紅旗連鎖主營業務為便利超市的連鎖經營,主要產品有食品、煙酒、日用百貨等。其中營收占比最大的是食品業務,營收占比長年維持在50%左右,其次是煙酒業務,營收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上半年的占比達到33.25%。此外,為進一步拓寬門店業務,推進“誠信經商、便民利民”的經營宗旨,紅旗連鎖還在各門店開展了駕校報名、水電氣代收、公交卡充值、電信繳費等多項便民、利民的優質服務項目,進一步提升公司門店與消費者的連接強度。2023年上半年紅旗連鎖的營業收入達到50.03億元,同比增長2.45%,食品、煙酒、日用百貨等細分業務營收同比均得到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0.57%、4.14%、2.39%。
(2)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百集團是一家以商業零售為主導的大型連鎖企業,創建于1990年,同時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連鎖最具規模和經營網店最多的大型現代化商業上市公司。經過多年的經營和發展,中百集團形成了以綜合超市、24小時便利店、社區超市、購物中心、食品工廠、零售科技等為主的多種業態。
中百集團于2016年獲得日本羅森特許區授權,與其合作,在湖北、湖南地區建立了“中百羅森”超市,推動門店布局。自2016年中百羅森便利店成立以來,企業加快便利店區域布局,積極推進門店建設工作,便利店數量穩步增長,截至2023年6月末,中百羅森的門店數量達到797家。目前現有797家便利店中,湖北地區數量占比達到80%,2023年上半年所創造的營收達到6.97億元,占總營收的11.04%。
六、行業現狀
2017-2022年期間,我國便利店行業的門店數量保持較高增速增長,國內便利店門店除一線城市的規模擴張外,也在持續下沉市場,深入布局二、三線城市,尤其是以連鎖品牌便利店為主,各企業加快門店戰略布局,進一步推動我國便利店門店數量增長。2022年我國便利店的門店數量達到17萬家左右,同比增長8.28%。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59家便利店樣本企業2023年的經營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涉及110638家門店。從統計結果看,2023年便利店行業呈現回暖趨勢,相較于2022年,2023年便利店行業整體銷售向好,81.4%的便利店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實現增長,16.9%的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出現下降。與此同時,便利店門店數量也在持續增加,2023年,樣本便利店企業新開門店13148家,關閉門店4076家,凈增門店9072家。在市場需求穩步增長,行業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便利店行業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居民購買力持續提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斷增長,2017-2023年期間,我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218元,較2022年增長了6.1%。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下,居民的消費意愿也在不斷提升,而便利店作為最接近消費者的零售業態,隨著居民消費意愿的提升,便利店也將得到快速發展,企業持續優化和改善門店業態,豐富產品類目,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2)配套產業日益完善
隨著國家對互聯網和物流行業重視程度的提高,我國經濟的數字化進程和快遞物流水平取得長足的進步,為便利店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方面,我國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斷提速,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3年底,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達到11.36億個,比上年末凈增6486萬個。另一方面,我國快遞物流體系日益完善,快遞業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也為便利店企業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保障。國家郵政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20.7億件,同比增長19.4%。
(3)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
便利店是高度城鎮化的產物,城鎮化水平的持續提升,為便利店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我國城鎮化率也在穩步提升,2014-2023年期間,我國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2023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66.16%。我國人口超14億,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在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下,越來越多農村人口在城市安家落戶,為便利店提供了龐大的消費群體。
2、不利因素
(1)門店同質化問題嚴重
我國目前現有的便利店,雖然經營種類眾多,但門店不論是在陳列布局,還是在產品服務等方面,都存在著同質化的現象,門店品牌定位模糊,缺乏較為突出的自身特色。在經營類別方面,大多數社區便利店都采用了大型商超的經營模式,但許多門店對其所經營的商品沒有進行合理的布局,大幅降低了便利店本身的便利性,從而導致便利店出現不夠便捷等問題。其次是在門店裝修、運營中,缺乏品牌特色,大部分便利店的門店業態較為統一,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此外,售賣商品的品類較為相似,產品類目不夠突出。
(2)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隨著門店數量的持續增加,同一地區的便利店分布密度不斷提升,風格相似的便利店在消費者的選擇上較為被動,導致消費者難以對其產生認同感和依賴度。此外,在便利店行業的穩步發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布局,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會在便利店快速發展的浪潮中,逐步淘汰出清。
(3)外資企業加速入場
隨著國內便利店市場的持續發展,日資便利店、加油站便利店、本土連鎖便利店逐漸成為行業主流。便利店最早起源于美國,在日本得到快速發展,近年來,不少日資便利店為拓寬銷售市場,加速在中國市場進行門店擴張。目前國內日資便利店以羅森、7-11、全家為主,其中羅森作為第一家布局中國市場的外資便利店,多年來積極推進門店建設,截止到2023年12月底,羅森的門店數量達到6300家,本土便利店面臨較大競爭壓力。
八、競爭格局
便利店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一定的梯隊分布,根據企業規模、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等因素,可以將便利店企業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以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易捷和昆侖好客為代表的企業和品牌,以及外資的7-Eleven、全家等,這些企業規模大、市場份額高,具有全國性的布局和品牌影響力,是便利店行業的領軍企業。第二梯隊包括美宜佳、紅旗連鎖、羅森等,這些企業在區域市場中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但尚未形成全國性的布局。第三梯隊則是個人自營的小型便利店,規模較小。
九、發展趨勢
門店數字化轉型是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為進一步提升經營水平和管理效率,各大企業相繼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業務提質增效。在門店運營方面,企業將利用數字化技術幫助便利店商品采購、庫存管理、推廣無人零售等;在供應鏈方面,企業將利用數字化技術,為即時配送、智能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提供較大的支持;在產品營銷方面,企業將結合數字化技術,推動線上線下業務全面擴寬,提高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在數字化、智能化新興技術的積極推動下,便利店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便利店運營效率、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為行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全景速覽:國內消費總體恢復依然緩慢,市場整體發展向好[圖]
隨著各國和地區放寬新冠防疫限制,消費者出行機會增多,全球便利店市場得到明顯的復蘇。2022年全球便利店行業市場規模為10153億美元,首次突破一萬億美元,規模較2021年上升9.9%,預計2023到2026年,全球便利店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9.3%。
2023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全景速覽:城市化驅動,行業發展穩健[圖]
根據CCFA數據顯示,2022年社區型門店占比最大,達到48.0%,同上一年比減少10.7個百分點,而商務型辦公區域站最僅次于社區型,2022年商務類型門店占比為36.1%,同上一年增加18.7個百分點,增速較明顯。
2021年全球及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供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圖]
2021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為25.3萬家,同比增長31.1%;中國便利門店銷售額為3492億元,同比增長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