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信息門戶

智研產業百科

一、行業定義
二、行業政策
三、發展歷程
四、行業壁壘
1、政策壁壘
2、經驗技術壁壘
3、資金壁壘
4、品牌壁壘
五、產業鏈
六、行業現狀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八、競爭格局
九、發展方向

小龍蝦

摘要:近年來我國小龍蝦養殖產量逐年增長,由2016年82.71萬噸增至2022年289.07萬噸,6年CAGR為23.19%。我國小龍蝦養殖產量占全國淡水養殖總產量的8.79%,占比同比提升0.51個百分點,養殖產量首次超過鯽魚和鯉魚,位列我國淡水養殖品種第4位(前3位分別是草魚、鰱魚、鳙魚)。


一、行業定義


小龍蝦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小龍蝦形似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整體顏色包括紅色、紅棕色、粉紅色。背部是醬暗紅色,兩側是粉紅色,帶有橘黃色或白色的斑點。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的灰色,有時具黑色波紋。螯狹長。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紅色與黑色,有亮桔紅色或微紅色結節。幼蟲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顏色可以是黑褐色。頭頂尖長,經常有輕微刺或結節,結節通常具鋒利的脊椎。小龍蝦是淡水經濟蝦類,因肉味鮮美廣受人們歡迎。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小龍蝦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

小龍蝦的簡介


二、行業政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政府推動、技術進步和消費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帶動下,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快速發展,種養面積逐年擴大,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品牌化營銷深入人心,多種功能充分挖掘,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在穩定水稻種植、保障糧食安全,拓展水產養殖空間、構建多元化水產品供給體系,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增效和綠色發展,培育鄉村特色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作用凸顯、成效顯著。2022年10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的地區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升,水產品供給能力不斷提高,集成創新一批綠色高效典型模式、建設提升一批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示范園區、培育壯大一批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推介打造一批稻漁綜合種養相關知名品牌。到2035年,實現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規范、產品優質、產地優美、產區繁榮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中國小龍蝦行業相關政策


三、發展歷程


小龍蝦原產于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19世紀20年代末從長江地區登陸中國。早期小龍蝦只作為牛蛙飼料或觀賞蝦,很少被食用。90年代初,小龍蝦被端上餐桌,但并未進行人工養殖。1993年,江蘇盱眙一家調料店推出“十三香小龍蝦”,在全國刮起“小龍蝦風暴”,并引發盱眙養殖熱潮,小龍蝦從家庭廚房走向街邊大排檔。2000年左右,街邊小龍蝦風潮由南京迅速輻射至上海、安徽、蘇州等地。2015年,伴隨互聯網、物流高速發展以及資本流入,小龍蝦從小眾品類轉變為網紅品類;2018年,世界杯刺激下,小龍蝦熱度到達巔峰。隨著吃蝦風潮席卷全國,小龍蝦口味日益豐富,消費場景也逐漸多元化,小龍蝦產業逐步由“捕撈+餐飲”向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及旅游節慶一體化服務拓展,產業鏈條逐步完善。2019年后,小龍蝦消費開始回歸理性,熱度有所回落。

中國小龍蝦行業發展歷程


四、行業壁壘


1、政策壁壘


國家先后頒布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綠色食品出口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和《綠色食品AA級認證準則》(試行)等法律法規,同時,近年來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對小龍蝦產業從養殖、流通、加工、餐飲等各個環節加大了監管力度。


在養殖環節,各地不斷出臺了小龍蝦養殖操作規范,在全國幾個小龍蝦主產區加大了對小龍蝦養殖過程中的水質監測、投入品監管的力度。在小龍蝦流通環節,全國各地的小龍蝦主產區紛紛建立小龍蝦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場,對小龍蝦流通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管和運輸的規范,增強對流通環節中的質量安全監管。在小龍蝦加工環節,各加工企業對小龍蝦收購、清洗、冷凍、加工等等都有著一套成熟的、安全的、標準化的管理體系。


小龍蝦質量監督進入制度化、法律化階段。各地市場質量監督部門對市面上銷售的小龍蝦進行了嚴格的衛生檢驗、抽查,禁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小龍蝦產品。另外,隨著大眾對食品安全關注度的提高,以水產市場、超市、餐廳、酒樓及企業食堂為代表的小龍蝦分銷或消費渠道,對小龍蝦采購實行更為嚴格的質量控制,通過無公害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的小龍蝦和蝦稻米產品成為進入上述渠道或客戶的重要條件。


2、經驗技術壁壘


從事稻蝦綜合種養產業,需重點掌握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稻蝦生態種養新技術,在日常的種養過程中,需要構建稻蝦連作與共作系統,發揮系統生態學效應,減少稻田除草等勞動力投入和農藥化肥的使用,來減緩農藥污染;又要實現隨著小龍蝦養殖集約化水平和養殖密度的提高,苗種流通空間拓展,防控稻蝦綜合種養過程中發生病蟲害問題。實現一地雙業、一水雙用、一田雙收,促進了稻漁的綠色、高效、生態發展。此外,經營中需要通過熟化完善稻蝦田的結構、親蝦選購、水質調控、水草設置、孵化方式優化等關鍵技術,提高了小龍蝦苗種繁育的質量和產量。


3、資金壁壘


“稻蝦共作集中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模式,相較原本的“傳統農戶養殖模式”,屬于資本密集型企業,在小龍蝦的制種、培養、育苗、捕撈等各個環節以及生態綠色水稻大米的種植、養護、收割、加工等環節,需要進行大規模化的農田土地集中流轉采集、各種肥料飼料等原料成本、每年農田翻耕機械化的使用和日常養護、勞動力的投入等等,前期投入資金耗費量大。此外,在企業產業化經營下,由于小龍蝦和水稻生長周期均較長,也相應地占用一定的流動資金。因此,產業化經營小龍蝦生產對資金提出一定要求。若沒有充足的資金保障,生產活動將很難進行。


4、品牌壁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加注重食品、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好的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代表合格的生產質量、先進的生產經營理念,以及對于公司、產品的喜愛與認可。一般消費者對其構造及生長過程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常以品牌知名度作為評判產品好壞的重要依據,構成行業壁壘。因此,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在營造地方區域品牌的同時,企業紛紛創建和培育自主品牌,如湖北省的“楚江紅”“霸氣龍蝦”“蝦皇”“中國蝦谷”,江蘇省的“太明龍蝦”“紅透龍蝦”,湖南省的“漁家姑娘”,江西省的“海浩”“峽江”“鄱湖”“柘林湖”“綠富美”“湖家妹”等,企業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持續提升。


五、產業鏈


我國小龍蝦消費市場持續放大,從上游苗種繁殖、小龍蝦養殖、捕撈到下游消費,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苗種繁育、小龍蝦養殖、小龍蝦捕撈位于小龍蝦上游,其中小龍蝦養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小龍蝦的成本。餐飲加工位于小龍蝦行業下游,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大批小龍蝦知名菜肴和餐飲品牌,有效推動了小龍蝦餐飲消費向深度發展,小龍蝦無論是門店數量、消費量、口味品種還是人均消費都快速提升。

小龍蝦行業產業鏈
苗種繁殖
小龍蝦養殖
洪湖市新宏業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望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順祥食品有限公司
四川百島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江西鄱陽湖米業有限公司
小龍蝦捕撈
上游
湖北萊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華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洪湖市萬農水產食品有限公司
江蘇寶龍集團有限公司
中游
餐飲
居民消費者
下游


六、行業現狀


2022年我國小龍蝦產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小龍蝦養殖面積和產量再創新高,加工產能不斷擴大,加工量大幅增加,市場流通體系不斷健全,餐飲市場總體平穩略有增長,文旅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一定沖擊。產量來看,近年來我國小龍蝦養殖產量逐年增長,由2016年82.71萬噸增至2022年289.07萬噸,6年CAGR為23.19%。我國小龍蝦養殖產量占全國淡水養殖總產量的8.79%,占比同比提升0.51個百分點,養殖產量首次超過鯽魚和鯉魚,位列我國淡水養殖品種第4位(前3位分別是草魚、鰱魚、鳙魚)。

2016-2022年中國小龍蝦產量及增速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加持


小龍蝦產業發展前景還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近年來,政府大力支持農業發展,鼓勵農民開展養殖業,小龍蝦作為養殖業的一種,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此外,政府還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為小龍蝦養殖者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以促進小龍蝦產業的發展。2023年6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介發布2023年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通知》,將“小龍蝦+水稻+羅氏沼蝦”輪作與共生技術列為2023年農業主推技術。


2營養價值


小龍蝦產業發展的一大優勢是它的營養價值。小龍蝦肉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人體健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此外,小龍蝦對環境污染有很好的凈化作用,能夠有效地凈化污濁的水質,使水環境更加清潔、健康。


3市場需求


小龍蝦產業的發展還受到了市場需求的支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對小龍蝦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美味的水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為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2、不利因素


1良種短缺


主要表現為新品種選育慢、季節性供應難、逆向選擇等問題。小龍蝦具有一雌多雄交配方式、懷卵量小、生長發育不同步、底棲等生物學特性,不利于新品種選育和工廠化繁育;小龍蝦生產季節相對集中,優質苗種短期集中供應難;生產實踐中多采用留田、留塘蝦自繁苗種,累代近交和“捕大留小”造成逆向選擇、種質退化。我國小龍蝦良種短缺阻礙了行業健康發展。


2技術模式創新亟待加強


受水稻種植和氣候條件的限制,稻蝦種養模式生產的季節性強,集中在春夏季,商品蝦集中上市期間小龍蝦價格較低,經濟效益下滑。當前稻蝦種養以溝坑型模式為主,不挖溝少挖溝模式需進一步加強技術集成創新,在單季稻制度下構建的稻蝦種養模式和當前南方一些地區推廣雙季稻生產的需要不匹配。


3加工流通業發展滯后


小龍蝦加工基本為生鮮速凍或熟食加工,精深加工少,產品附加值有待提升,而且小龍蝦可食用率低,蝦頭、蝦殼等廢棄物高達70%~80%,綜合利用率低也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小龍蝦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分揀、去頭、剝蝦等需要大量人工,招工難、用工貴,智能化加工設備和工藝亟待升級。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大部分鮮活小龍蝦運輸采用包裝箱加冰降溫的方式。


八、競爭格局


我國小龍蝦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目前以散戶養殖為主,近年來一些企業紛紛加入,已有企業不斷擴充產能。而我國生產的小龍蝦品種同質化嚴重,同質化必然導致慘烈的價格戰,最終損害行業的發展。因此,小龍蝦行業市場競爭比較激烈。在政府的引導下,各地企業將創建和培育自主品牌作為企業贏得市場占有率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成功打造了一大批知名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如湖北省“楚江紅”、“良仁”、“楚玉”等加工品牌,“霸氣龍蝦”、“蝦小弟”、“蝦滋味”等電商品牌,“蝦皇”、“小李子”等餐飲品牌,“潛網電商”、“中國蝦谷”等冷鏈物流品牌等;江蘇省盱眙的“十三香龍蝦”,金湖的“太明龍蝦”,南京的“紅透龍蝦”、“華江龍蝦”、“龍宮龍蝦”、“蝦公館”、“紅葉龍蝦”等品牌各有特色,形成了各自的消費群體;江西省相關企業成功打造的“海浩”、“峽江”、“鄱湖”、“柘林湖”、“湖家妹”等小龍蝦品牌獲省級著名商標。

中國小龍蝦行業領先企業


九、發展方向


目前,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3966萬畝,小龍蝦產業在保障菜籃子產品穩定供給和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小龍蝦產業已經發展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階段,全產業鏈發展對增加城鄉就業和帶動地方經濟增長作用明顯,已然成為推進我國鄉村振興、強農富民、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特色產業。為此,該產業更需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整合有關項目資源、促進三產深度融合。未來我國小龍蝦朝加強小龍蝦種質創新和新品種培育、推進良種規?;庇c加大技術模式創新和推廣應用三個方向發展。

中國小龍蝦行業發展方向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擴展閱讀
2023年中國小龍蝦行業全景速覽:面積產量持續正增長,養殖集中度較高[圖]
2023年中國小龍蝦行業全景速覽:面積產量持續正增長,養殖集中度較高[圖]

2022年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2800萬畝,同比增長7.69%,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小龍蝦養殖主要包括稻蝦種養、池塘養殖、大水面增養殖、藕田和茭白田養殖等方式。其中,稻蝦種養面積2350萬畝,占小龍蝦養殖總面積的83.93%;池塘養殖面積350萬畝,占12.50%。

小龍蝦 2023-12-03
2021年中國小龍蝦養殖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湖北龍蝦養殖產量超百萬噸[圖]
2021年中國小龍蝦養殖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湖北龍蝦養殖產量超百萬噸[圖]

2021年我國小龍蝦養殖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養殖產量再創新高。2020年我國小龍蝦養殖總面積達到2184萬畝,2021年全國新增小龍蝦養殖面積約200萬畝,主要是稻田面積的增加,產量超260萬噸。2021年養殖單產和商品蝦規格比2020年都有提升。

小龍蝦 2022-05-30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