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統計,2022年我國保險經紀機構保費收入為2471.29億元,同比增長14.82%,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5.23%,同比增加0.46個百分點。在國外發達保險市場上,保險經紀渠道是保險行業里面貢獻保費的主要渠道,保險經紀所占的保費份額則是占到了五成以上,由此可以看到,我國保險經紀市場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空間。
一、定義及分類
保險經紀服務是指基于投保人的利益,為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并依法收取傭金的機構。保險經紀服務通過協助客戶進行專業化的保險安排,緩解客戶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根據客戶的風險特點和風險管理需求,利用其規模購買優勢,在保險市場上擇優選擇保險公司,為客戶爭取以最小的保險成本獲得最完善的保險保障。保險經紀服務主要包括直接保險經紀服務、再保險經紀服務與咨詢服務。
二、行業政策
自2018年開始,伴隨越來越多的技術、金錢、互聯網流量的進入,保險經紀服務行業與許多行業產生了密切聯系?;诖耍kU經紀服務行業的監管重點以風險為目標,建立健全流程,整體渠道監管的方式,重點整治保險經紀業務流程和活動。對于保險經紀經營非保險產品、虛假業務等問題重點監管,銀保監會不斷發力,頒布規范與扶持市場的政策文件。近些年來,銀保監會發布和修訂多項政策法規,提高保險經紀行業準入要求,銀保監會在2021年頒布了《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和《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和規范了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并將區域性保險經紀機構的最低注冊資本提高。
三、發展歷程
我國保險經紀服務行業起步較晚,經過三十多年發展,行業發展較快,我國保險經紀服務行業開始于1993年3月3日華泰保險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第一家從事保險咨詢業務的中資咨詢服務公司獲批成立。1993年12月15日,塞奇維克保險與風險管理咨詢(中國)有限公司作為進入我國境內從事保險與風險管理咨詢業務的首家外資公司,在北京獲批成立。我國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經歷了萌芽、起步、市場化發展與進一步規范發展四個階段。
四、行業壁壘
1、政策壁壘
2015年至今,監管機構相繼出臺了《中國保監會關于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保監發(2015)91號)、《中國保監會關于做好保險專業中介業務許可工作的通知》(保監發(2016)82號)、《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保監會令(2018)3號)等文件,不斷加強保險經紀機構的準入管理,不斷強化準入條件,通過查驗股東出資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實施注冊資本銀行托管、強制投保職業責任保險、提高商業模式可行性評估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進行風險測試等多種手段,增加保險經紀市場的準入門檻,形成了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政策壁壘。
2、資金壁壘
原中國保監會于2018年下發的《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保監會令(2018)3號)對于保險經紀公司的設立有嚴格的資本準入限制,要求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人民幣5,000萬元,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此外,保險經紀公司往往需要通過設立分支機構的方式來擴大業務覆蓋范圍,以提高自身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在拓展分支機構時,也需要對人力和資金進行較大的投資。
3、品牌壁壘
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客戶以大型企事業單位為主,其保險標的通常涉及的保險金額較高,且對風險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該等客戶在選擇保險經紀人時往往非常審慎。因此,品牌知名度是客戶選擇保險經紀人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良好的品牌聲譽有助于保險經紀公司更好地開展營銷工作和承接項目。而對于行業內知名度較低或新進入行業的保險經紀機構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類保險經紀機構開展業務的難度,削弱其競爭力。
4、人才、技術實力及服務能力壁壘
保險經紀公司最為核心的競爭能力在于人才、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首先,為不同客戶或項目有針對性地進行風險識別、開展風險評估以及設計保險方案需要能夠對客戶所處行業或者項目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將客戶的實際需求準確體現在保險方案中需要能夠對保險行業有深入細致的了解,這些專業性的工作要求保險經紀公司配備有大量高素質人才。
其次,保險經紀業務涵蓋的保險標的種類眾多,不同保險標的涉及不同的技術領域、有著不同的風險特征,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技術難度,對于保險經紀公司的技術能力要求較高。最后,保險期內出險后的索賠服務關系到客戶的實際利益,需要保險經紀公司輔以完善的索賠服務流程,并根據客戶保險需求的變化來合理安排續保,并需要保險經紀公司進行持續跟蹤和服務。因此,專業的期內服務能力也已經成為保險經紀公司維系老客戶和獲取新客戶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五、產業鏈
保險經紀服務行業圍繞與保險相關的經濟活動開展業務,為客戶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保險經紀公司等專業保險中介是保險公司獲取客戶資源的重要渠道。保險公司的持續發展和保險市場規模的擴大會帶動保險經紀行業的發展。相反,若保險公司經營發展受到不利影響,保險行業整體下滑,保險市場需求減弱,將相應地對保險經紀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整體來看,保險經紀行業受保險行業影響較大,與保險行業的發展高度相關。投行人客戶分散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保險經紀行業的發展受到宏觀經濟的整體影響,但對于客戶所在的單一行業的依賴程度相對有限。若宏觀經濟出現波動,下游客戶的整體保險需求和保險經紀服務需求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從而導致保險經紀服務行業出現波動。
六、行業現狀
我國保險經紀行業發展較快,經紀公司數量從2003年的13家到2022年的494家,19年的時間增長了38倍。雖然由于監管原因,清退了多家不合規的保險經紀公司,但是總體來看經紀公司的數量依舊是在穩定增長。據近些年銀保監會公布的保費收入數據來看,保費收入占比較大的是保險中介渠道,中介渠道包含了代理和經紀。從保險中介渠道收入構成來看,中介渠道的保費收入占領了大部分的收入,但是保險經紀公司所在的專業中介機構所占有的比重較低,而且明顯低于其他兩種渠道的收入情況。據統計,2022年我國保險經紀機構保費收入為2471.29億元,同比增長14.82%,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5.23%,同比增加0.46個百分點。在國外發達保險市場上,保險經紀渠道是保險行業里面貢獻保費的主要渠道,保險經紀所占的保費份額則是占到了五成以上,由此可以看到,我國保險經紀市場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空間。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宏觀經濟持續增長為保險經紀服務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長期發展空間
中國的經濟增長給中國保險市場帶來了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從需求方面看,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各類市場主體都需要風險管理服務和保險服務,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群眾的醫療和養老問題都離不開保險業的支持;二是新行業的出現和新領域的探索也寄希望于保險業擴大承保范圍。因此,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市場主體在生產和生活中對于保險產品的需求也會相應地增長。從供給方面看,在國家投資政策的正確引導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有效需求在穩步上升,特別是出于安全性和降低風險的考慮,企業大型工程項目通常都會選擇投保,這也將直接刺激保險公司的保費增長。
作為保險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伴隨著保險市場的持續發展,保險經紀服務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各類專業領域中,伴隨各類型投保標的風險因素往往相對復雜多樣,投保人僅依靠自身可能無法有效識別風險,需要委托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幫助其完成保險標的的風險識別,并設計專業化、定制化的保險方案,以達到轉移風險的目的。隨著專業領域中保險需求的增長,投保人對保險經紀服務需求也會增長。
此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越來越關心自身及家人健康問題,而保險作為一種健康保障手段,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壽險和健康險的保費收入呈現出整體增長的趨勢,反映出國內居民對私人保險產品的需求正在逐步釋放。私人保險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私人保險產品的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單一保險公司的私人保險產品已不能滿足居民個性化的保險需求。越來越多的個人客戶會選擇委托保險經紀人設計、選擇適合其風險特征的保險產品,真正實現個性化的風險轉移。
(2)強有力的行業監管為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6年8月,原中國保監會在《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保監發(2016)74號)中強調夯實保險中介市場基礎建設,強化自律管理:加強中介信息披露,強化專業中介機構內控治理和兼業代理機構保險業務管理。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出臺,為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規范了保險經紀活動和保險經紀市場,推動了保險經紀服務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為保險經紀機構提供了更完善的市場環境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我國正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邁進,將釋放巨大市場空間
現階段,我國保險市場規模雖然發展迅速,但關鍵指標如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我國的保險市場與國民經濟規模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態勢不相匹配,存在巨大的成長空間。結合國際發達保險市場的經驗和我國保險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綜合判斷,預計未來我國保險業仍將處在持續增長的發展階段,我國保險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又將為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巨大的空間。
(4)經濟全球化為保險經紀服務行業參與國際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加快開拓中國市場的步伐,這些跨國公司在國內的經營往往會遇到更多、更復雜的問題和風險,需要通過保險產品來進行合理的風險管理。同時,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通過全球產業布局而參與到國際化的市場競爭中。不同于國內單一市場,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面臨著諸如當地政治、政策法規、市場競爭、行業限制、經營監管、勞動力雇傭以及文化差異等方面更加復雜的形勢,企業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以及風險保全需求更加明確和急迫。
同時,所在國的保險監管要求也與國內市場存在很大不同。因此,經濟全球化極大催生了企業降低和轉移風險的需求,對于保險行業提供的保險產品、保險方案及投保/再保方式的創新和完善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保險經紀公司受益于以客戶利益為出發點的天然屬性,能夠有效幫助客戶應對上述復雜保險需求,可以在設計保險方案及產品創新方面,以及選擇適當保險市場分散風險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客戶提供切實有效的風險管理保障。
2、不利因素
(1)行業發展時間短,市場成熟度較低
自2000年我國第一家全國性、綜合性的保險經紀公司正式設立至今,保險經紀服務行業僅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相比于英國保險經紀服務行業200余年的歷史而言國內保險經紀服務行業起步較晚。雖然我國的保險經紀服務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也涌現出了一批初具規模的保險經紀公司,但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險經紀服務行業在市場成熟度、行業規范性以及公眾對于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認知等方面,均需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2)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
與英美等成熟市場相比,我國保險經紀機構的業務范圍相對有限,且同質化現象明顯。截至2019年末,我國共有496家保險經紀機構,各保險經紀機構所提供的服務相似度較高,競爭激烈。為搶占市場份額,保險經紀機構在競爭時采取的策略往往是降低經紀傭金費率、提高市場營銷費用、增加營銷網點、增加營銷人員等,市場尚未形成明顯的差異化競爭格局。
(3)行業人才相對緊缺
保險中介行業屬于人力資本密集型行業,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人員素質和能力對行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從事保險經紀業務不僅需要熟悉保險行業和保險市場狀況的高端專業人才,同時,由于服務客戶行業分布十分廣泛,保險經紀公司為了滿足為不同行業客戶提供最切合其需求的保險方案,還需要配備與之相應的熟知客戶所處行業的專業人員。但由于我國保險經紀服務業行業尚處于發展階段,行業保險專業的高端人才和具備相關行業經驗的專業人才相對緊缺。
八、競爭格局
保險經紀服務行業主要參與者包括具有大股東資源支持的行業性保險經紀公司、不具有大股東資源支持的非行業性保險經紀公司以及具有外資或合資企業資源支持的保險經紀公司。目前,我國保險經紀公司數量為494家,能夠滿足各種類型客戶的保險經紀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收入的提升以及保險需求的增長,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目前我國保險經紀服務行業領先企業主要有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中怡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明亞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英大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與慧擇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等。
九、行業趨勢
保險經紀機構的出現可以進一步擴展保險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保險經紀機構作為投保人的利益代表,更了解投保人需求,可以為投保人提供更專業的保險方案策劃和風險管理咨詢服務,激活投保人的保險購買力,促成投保人的潛在購買需求向現實購買力轉化。同時,保險經紀機構還可以根據投保人的需求設計開發新的保險產品,增加保險市場的有效供給并擴大保險消費。隨著中國銀保監會不斷推動保險中介行業發展,特別是鼓勵保險經紀渠道的推廣,以及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預計保險經紀服務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保險經紀服務行業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市場更加規范化、保險經紀機構愈發重要與互聯網成為技術驅動力三個方面。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